为顺应时代的发展,更好地为广大全日制高校在校生以及英语爱好者精心打造一个适合在商业环境中恰当使用英语的交流平台,同时为他们提供一个新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引导并帮助青年学生从国际视野的角度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第十六届“高教社杯”商业英语辩论大赛暨2025年全国高校创新创业系列赛将于2025年3月31日起接受报名。
一、组织机构及职能
主办方:
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服务委员会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上海市外文学会
上海技术交易所
江苏省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
宁夏翻译协会
上海市闵行区翻译协会
上海市信息服务外包发展中心
“商业英语辩论”公众号
学术支持:国际英语教育研究协会(IEERA)
承协办高校(排名不分先后):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健康医学院
复旦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东华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上海商学院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上海电机学院
上海海关学院
上海海洋大学
吉林财经大学
西南大学
安徽大学
池州学院
北京物质学院
西南林业大学
曲靖师范学院
西安外国语大学
西安翻译学院
天津外国语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大庆师范学院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温州商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无锡太湖学院
南京财经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成都文理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体育学院
成都东软学院
沧州交通学院
长春工业大学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湖北民族大学
文华学院
武汉工程大学
贵阳信息科技学院
内蒙古财经学院
黄河科技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
南京审计大学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新疆大学
中原科技学院
银川能源学院
北方民族大学
宁夏大学
宁夏理工学院
山西大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
……
协办方:
大学英语明德(学术与教学)研究中心
上海科技报
中西部翻译协会共同体
浙江省翻译协会
安徽省翻译协会
四川省翻译协会
山西省翻译协会
……
二、比赛宗旨
以“创新、创业、国际化”为主题,落实并推进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校、企、学/协会合作交流平台,以商业赋能科技、翻译,引导并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从国际视野的角度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通过本项赛事,培养和选拔能够在国际环境中掌握公共演讲技巧,并针对商业话题和企业事务开展研究的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为中国高校技术成果的传播和企业国际化,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举办大赛目的是:
(1)以比赛为契机,助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2)搭建校企合作桥梁;
(3)加强各高校及校际院系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与留学生互动;
(5)引导并帮助大学生强化创新创业意识,拓展国际视野;
(6)锻炼大学生在商业环境中恰当使用英语;
(7)培养大学生的思辨分析、逻辑思维、语言表达、临场应变,及团队协作等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8)结合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引导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探讨和实践;
(9)通过商业英语辩论赛,达到为企业发掘和输送专业型人才,以及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目的。
三、比赛内容
商业英语辩论大赛借鉴美国、英国等高规格的商业辩论挑战赛Discussion & Presentation for Business Plans(简称DPBP)和Case Study & Debate for Major Topics(简称CSDMT)形式,以符合中国高校学生特点为先导的比赛,即各高校参赛队伍运用掌握的商业知识及商务英语相关技能,以创新创业项目以及企业实际案例为背景,以商业管理课题形式制作解决方案,用英语PPT对各自的方案进行现场演示,并针对具体商业场景及辩题用英语进行陈述和辩论。除了传统意义的辩论形式,配以多种形式(包括多媒体形式)的文案演示,充分发挥参赛选手的综合能力,内容上结合高校的科研成果、企业的品牌产品或自主创新的产品,彰显“用英语讲中国品牌故事,辩国际化商业方案”的办赛理念。
四、比赛主题
创新、创业,国际化
五、比赛时间
2025年3月31日至2025年10月26日
六、比赛方式
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资格赛和初赛:在线提交
分赛区决赛/复赛:各分赛区决赛(另行通知),以及全国线上复赛(分赛区以外,由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及上海电力大学承办)
总决赛第一轮(线下: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承办)
总决赛第二轮(线下: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
七、比赛对象
全日制高校在校生,专业、年级不限;
英语学习爱好者;
比赛不收取报名、参赛费用。
八、比赛规则
商业英语辩论赛分为资格赛、初赛、分赛区决赛/复赛、全国总决赛四个阶段比赛。比赛采用评判与积分相结合的遴选方法。
大赛以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进行,资格赛线上举行,初赛根据题目背景在线提交书面方案进行选拔,后续比赛采用现场比拼方式进行选拔。
提交的文案(包括初赛文案和PPT等展示文案)要求英语,口头表述(包括方案陈述和辩论)要求英语;
在分赛区决赛/复赛阶段(DPBP形式),要求从初创企业的角度对产品及商业模式进行阐述、分析,并从战略、市场、运营、跨文化等角度对设计商业方案进行说明,包括企业优势、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定位等内容,可使用SWOT、PEST、波特五力模型等分析模型来呈现输出内容,以便支撑提出的观点与方案。在总决赛阶段(CSDMT形式),要求针对具体商业场景和辩题进行辩论。
总决赛阶段或设知识问答环节,内容就辩题背景所涉及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人文、自然、科技、法律、社会等提出相关问题,以及互动问答环节,即企业或观众代表提问在场选手,知识问答评委酌情将计入比赛成绩,互动问答不计入评分。
九、比赛奖项
最佳辩手、特等奖、一等奖(金)、一等奖(银)、一等奖(铜)、二等奖、三等奖、商业方案(金)奖、优秀商业方案奖、最佳新锐奖、最佳人气奖等;
优秀组织(学校)奖、最佳指导(老师)奖、优秀指导(老师)奖;
参加比赛的选手,可进入商辩赛人才库,并有机会获得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实习和面试机会。
十、联系方式
官方公众号:“商业英语辩论”
官方邮箱:debate@ieera.org
联系人:章老师,联系电话:18018501200
十一、赛事安排
(一)报名须知
报名时间:2025年3月31日至6月30日
采取自由报名形式,以团队为单位报名,接受跨校组队报名,欢迎留学生参赛;
报名流程:
1.扫描以下二维码,填写报名表:
2.添加微信号:ZH_BEDC,邀请进入参赛群,后续比赛具体安排在群里通知。
填(报名)表要求:
1)队名(要求:文明、富有朝气、能展现当代大学生风采,控制在10个字符之内,需中英文),队名将作为该队的唯一有效标识出现在比赛对阵表中);
2)每支参赛队最多4名参赛选手,其中3名主辩手,1名为备选成员和1~2名指导老师组成,同一名指导老师可辅导多支队伍;
3)4名辩手的姓名、身份证号、所在高校、院系及年级、手机号、常用邮箱、微信号;
4)至少1名指导老师的姓名、所在高校、院系、电话/手机号、常用邮箱。
(二)赛程安排
以上安排以实际通知为准。
资格赛
商务英语、商业基础知识考核;
以个人形式参赛,计团队总分;
团队总分过晋级线进入初赛环节,以微信和官方平台通知进入初赛的队伍。
初赛
初赛题目:报名截止后以微信和官方平台公告,告知本次初赛选题、格式、要求和参赛题目;
各参赛队按官方指定渠道提交书面方案至大赛组委会;
评委将筛选出64+支队伍(视情况而定)进入复赛和各分赛区,并以微信和官方平台通知进入分赛区决赛/复赛的队伍。
分赛区决赛/复赛
分赛区决赛在各分赛区承办单位举行,全国复赛在线上举行;
每场比赛至少有3位评委出席和1位主持人;
该阶段比赛采用评分选拔晋级队伍,以微信和官方平台通知进入总决赛的队伍和辩题。
总决赛
第一阶段:从全国晋级的队伍中选出8支优胜队伍(视情况而定),该阶段比赛采用评分选拔晋级队伍,至少设3位评委;
第一阶段获胜的队伍进入总决赛第二阶段进行终决,视情况决定采用PK或评分选拔,至少设5~7位评委。
评委对每场比赛进行公平公正的评判,每支参赛队呈现的方案、辩论质量以及反驳对方论点的能力被同等地评判,评委做出的决定是不可更改。
(三)评分规则
评判标准依据
(一)团队部分
1.陈词阶段
破题准确,立论及方案充分;
逻辑合理,严密;
理论、事实证据引用得当、支持有力。
2.攻的阶段
提问简明,击中要害;
辩论有理、有据、有力,说服力强。
3.攻辩小结
符合攻辩态势,能强化本方攻辩成果。
4.自由辩论阶段
攻防转换有序,把握战场主动权;
针对对方的论点、论据进行有力反驳;
坚守并能进一步巩固、扩大阵地。
5.总结陈词
全面归纳对方的矛盾与差错,并做系统的反驳和进攻;
全面总结本方的立场、论证,系统反驳对方的进攻,为本方辩护。
(二)个人部分
1.陈述及辩论有时代感、理论深度,角度新颖、视野宽广;
2.实例证据的翔实、充分、细腻;
3.策略、技巧、逻辑性;
4.语言的幽默能力和亲和、包容的辩论风度。
综合评分:客观题以标准答案为准,主观评判主要根据团队的整体形象,辩风与台风、语言与内容、团队合作、分析研究、方案创新性以及临场策略等方面评分。
“高教社杯”商业英语辩论大赛组委会
2025年3月31日